逐风剧团2025全新归来 | 中国故事·顽皮改写

逐风剧团 2025全新归来

中国故事·顽皮改写

顽皮的传说

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中国传统故事:愚公移山、牛郎织女、嫦娥奔月……它们承载了教育意义与文化记忆,但往往带着一种“必须记住的道理”。而孩子们的世界,往往不是“道理”,而是“想象”“玩耍”“好奇心”——和永远问不完的“为什么?”。

 

然而这些“为什么”里有太多作为成年人忽略的“世界还有可能成为什么样”的真正的道理。《顽皮的传说》给成年人一次(重新)彻底做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的机会。给家长一个舞台去“玩”,去挖掘和释放自己日常生活中少有的创造力;通过戏剧,让自己的孩子看到“原来爸妈也能天马行空、敢于搞怪”。

 

所以,今年秋天,我们决定把传统故事翻过来玩:保留大家熟悉的角色和背景,但用调皮、机智、甚至带点“坏坏”的方式来重新讲述。就像英国作家罗尔德·达尔的《反叛的童谣》一样,既是童话,又是“恶搞”,既有传统,也有新鲜。

我们会怎么玩?

 

我们将有10次排练,每次4小时。在这40小时里,剧团成员将:

 

  • 选择故事:从愚公移山、牛郎织女、嫦娥奔月、白蛇传、孙悟空大闹天宫等熟悉的故事里挑选最想玩的2–3个;

 

  • 改写故事:用小组创意工作坊的方法,把这些“庄严”的故事改写成意想不到的版本:

♦ 愚公移山也许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邻居

♦ 牛郎和织女忙着做网红,在月亮上表演“完美”的情侣,实际却……

♦ 嫦娥通过严苛的训练营,最终终于飞上月球,却发现寂寞难耐……

 

  • 训练表演:通过即兴练习、角色体验、肢体和语言游戏,找到更轻松、更有趣的表演方式;

 

  • 加入孩子的视角:思考这些“颠覆”的故事里,哪些地方能让孩子捧腹大笑,又能让他们心里思考“如果这是真的呢?”

 

这是家长自己的舞台:你不需要演技基础,只需要一颗愿意玩的心;

 

这是亲子关系的礼物:孩子看到爸妈的另一面,会有惊喜和钦佩;

 

这是社区共同的创造:我们一起把古老的故事改写成新的传说,让下一代看到传统也可以是“好玩的”。

排练、演出日历表

招募信息

招募人数▼

8-15人

 

排练时间▼

2025年10月8日-12月7日

14:30-18:30

(详见上方日历表)

 

演出时间▼

2025年12月13-14日

 

排练探索/演出地点▼

抓马教育中心

北京市朝阳区南湖南路15号院甲1号三层

 

报名费用▼

抓马会员家长:9800元

非抓马会员家长:10800元

扫码报名▼

报名咨询▼

邀请

热爱戏剧的你

热爱游戏的你

顽皮的你

对事物充满好奇的你

……

 

加入我们!

创造一场属于我们自己的“颠覆故事剧场”!

导师介绍

曹曦

 

戏剧编剧、导演,抓马教育创意总监,见学国际教育文化院执行总监,教育剧场的积极倡导者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,后在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攻读人类表演学,获哲学硕士学位。导演教育剧场作品《另一面的我》《箱子屋》《巨人的拥抱》《做妈妈》《杰克与豌豆》《弃儿》《灰》等。自2019年起带领直面鸿沟青年剧团完成《麦克白》《我们(或个人问题》《醒醒,该起来了》《风暴之眼》等作品译著有《想象真实:迈向教育戏剧新理论》《教育戏剧:实践指南与课程计划》。2022年由曹曦导演的舞台戏剧作品《做妈妈》,荣获第六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“优秀奖”。